去年年末時,對於今年港股的表現,我的看法,比可以看得到聽得到的所有外資投行的報告所預測的,都要樂觀。上周一立春,港股蛇年開市至今的表現,倒比我所預期的還要好得多。節奏不算急,平均上升幅度也不激進,整體氛圍比較健康;大市成交額連續數天逾兩千億元,數家科網龍頭的成交額比對往日的平均值接近倍增。
去年年底至今,一系列的事件和現象奇妙地讓人聯組成一個“故事”。《黑神話悟空》遊戲及其動畫的面世、疑似六代機的演練、美國TikTok成為美國某些人極想吃下的“肥肉”以及美國人湧入小紅書、DeepSeek震驚世界,乃至昨晚比亞迪的“智能化戰略發佈會”……在在顯示,即便處於經濟寒冬,又受到美國的諸方遏制,中國仍然不乏創意和創新能力,重要的是,中國人認真起來,許多東西都可以比美國的做得更牛逼,乃至成為世界第一。
在中國人多了點自豪和自信,外國人尤其是美國人既驚且酸之際,偏偏又來了一篇來自德銀的《China eats the World》。於是,上演了尤其是近幾天的這一波科網股價值重估,目測此刻方興未艾。
本倉不得不投機性減持或出清了部分低估值高分紅股,增配更多的科網。後續或伺機進行相反操作。
今天重點要談的是比亞迪。上周四收市前,在給會員的短訊中,已提示比亞迪的股價極大概率重新上路,進入新的運走區域。
如果說過去相當一段時間,不少大型科網股的估值都是偏低的話,在我眼內,過去數年股價經常僅在$270以下晃蕩的比亞迪,則是更加被低估。所謂“持有即是買入”,也所以,一直,比亞迪都是本倉的第一重倉股。但大家都明白,這種執着,面對市場的冷待,是一種煎熬;我也不得不在不同時期施行一手至三四手的增減行動。
比亞迪的股價迷迷糊糊搖晃了三年多,跟2022年8月至去年第三季度末巴郡持續兩年不斷減持至清倉、經濟和股市大氣候,以及市場對其某些基本面的憂疑有關。
巴菲特清倉比亞迪H股,是可以理解的正常行為,本身就不見得很了解比亞迪,對汽車行業也有些成見,多年的摯友和搭擋已先走一步,自己也不見得來日仍多,自己忠愛的國家又要跟東方大國接近勢不兩立,作為巴郡的掌舵,又得顧念主要以美國人為主的股東們的感受,又已經大賺了,走人是最適時的選擇。
至於過去幾年的港股超級大熊市,我就不再說了。所謂出現市場對其基本面的憂疑,是指,首先是其刀片電池的能量密度比對三元鋰電池並沒任何優勢,而友商所製造的三元鋰電池又不見得十分不安全,導致尤其是偏中高端的純電產品不如其領先世界的插混產品那麼受歡迎。華為挾駕着所謂智駕的領先技術入局新能源車領域,成為一條新的大鯰魚,余承東也一直刻意以智駕技術“遙遙領先”而且屬高端貨做宣傳跟比亞迪區隔開來。後來又有小米的入局,爆紅,產品力和產品經理能力出眾,又成業內一條大鯰魚。兩者,都是全中國的超級網紅,自帶流量,光芒之強,足以讓總銷量一直一騎絕塵的比亞迪掉了一點顏色,掩映之下,讓部分消費者和資本市場一直誤以為比亞迪智駕技術不行、設計不行,而華為(賽力斯)粉和小米粉,要不深信未來賽力斯將唯我獨尊掃蕩宇宙,就是熱情地篤信至今僅出了一款車而且月度銷售量僅得比亞迪十幾分之一的小米就是中國的特斯拉。另外,某些自主品牌,都曾經比比亞迪風光,近幾年看着比亞迪如學霸一樣天天考滿分,自己則僅考得20分或最多60分,滿腔憤抑,便通過自媒體乃至通過某些難以究底的行動,撥出一波波的臟水、射出一支支的暗箭,也干擾了許多消費者對比亞迪的印象。近一年多,如奇瑞、吉利,採取了緊跟比亞迪學步比亞迪進行貼身膏藥一樣的打法,也居然能闖出一些成績(至少銷售數據偏好),近月,則連小鵬也殺入了低端賽道,吸引了部分年青受眾,也讓一些人憂疑比亞迪的基本盤(價格15萬以下的車)將被逐步吞噬。
近月,居然還冒出了看空比亞迪的報告,謂其負債狀況堪憂,隨時會像恒大一樣“爆”。實際上比亞迪的有息負債並不高,主要是處於急速的擴張期(牽涉極大量的零部件、設備和原材料的採購,需要興建許多廠房、增添不少分銷店等),於是採取了延遲支付供應商的手段。事實上,到後年,當資本支出和折舊的增長顯著放緩後,這些並不算真正負債的所謂“債務”也將大幅降低,到時,純利率也將會較顯著提升。但類似的這種報告,也恐怕代表了市場存在的某種憂疑。我也提過,的確,如此急速的擴張,假如銷量不行了,快速下降或停滯,比亞迪被逼虧本賣車(譬如許多同行都寧願瘋狂血虧賣車打算抱着一起玩完),的確是很危險的;只是,如此一家綜合技術領先全球而且戰略一直精準的企業,需要面對這種“危局”的概率極低。
而現在,基本面方面,比亞迪正進入了清除幾乎所有短板的階段。
智駕技術方面,比亞迪的“天神之眼”,最高階的(即“天神之眼A”),採用了摩門塔的技術,傾向於施行不那麼激進的思路,實際上不見得比起如華為的和小鵬的差弱多少。昨晚的發佈會,高階智駕系統,覆蓋至所有車型,甚至下放至售價最低的七萬元級別的海鷗,正式宣示“全民智駕”時代的來臨。背地裏,也是比亞迪的陽謀,後續,每年,都有數百萬輛車的增量不斷為其系統提供數據,促使系統不斷學習和完善,這方面,後續數年內,全球沒有一家車企擁有比比亞迪更大的優勢。有人預期,比亞迪的天神之眼,一兩年之後,就有可能消除跟最優秀同行之間的所有差距。
許多世人似乎對所謂“自動駕駛技術”存有某些錯誤認知,總以為如特斯拉的FSD和華為的鴻蒙智行,是上帝才能想出來的東西,或者具有先發優勢,別的同行永遠無法望其項背。唉!碼農的工作,而已;中國最不缺碼農。依然是算法、算力、數據的問題,背後就是比亞迪最不缺的資金和人力的問題。DeepSeek的大模型的橫空出世,恰恰就告訴世人,沒有最屌,只有更屌,而且大家都可以一起不斷變得更牛逼。當然,將來哪家車企或軟件公司,被證實最早達至L4級水平,那值得世人都給它點讚歡呼。
後續一個多月內,關於最新一代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刀片電池、世界第一的充放電技術、世上至今最大功率的量產電機、提供世上最強大的功率和電壓的超級充電站的快速興建等,一波波的訊息將會發放並為業界帶來震撼。
如此,過去一兩年比亞迪遜於其他同行的在新能源車整車領域所需要的技術,基本都消弭了。相反,成為綜合技術擁有最多單項世界第一的業內“全能式”表演者,其王者地位數年內將無可置疑牢不可破!也就是說,第一季度之後,無論消費市場還是資本市場,將發現,比亞迪的核心競爭力和優勢,比對同行,是進一步擴大了!
至於所謂固態電池,全球算,豐田擁有最多的研發專利,在內地,則是比亞迪多於同行。無論如何,當數年後真可以量產了,比亞迪也不會落後於哪一家的。
個人對比亞迪後續數年的乘用車產銷預期是,今年500萬至580萬輛(這個預期大概率得上修),明年660萬至750萬,後年800萬至900萬。銷量複式增長率,不低於20%,純利的複式增長率,不低於25%(可能30%以上)。今年的利潤,有可能在500億至600億之間,那意味着,現價$330.2,市值約9600億港幣,預估市盈率15至16倍,比對其增長率,現價明顯仍然被低估。
比對現價的比亞迪,美股方面的特斯拉,股價和市值是嚴重荒誕的,如果撇除什麼對機器人和其他業務的憧憬而純粹比照整車業務的話,按理,比亞迪的市值不應該低於特斯拉的;這一次比亞迪的“智駕平權”,將很大程度對如特斯拉和華為那些對智駕收費的同業造成“估值”方面的長久性的打擊。另外如小米,個人的評估是,股價現在已經處於基於高度亢奮而製造出來的小泡沫之中,雖然,單就整車業務的發展,我也確信小米將走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