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V/A/MR是最能表達元宇宙,這方面在未來十年產品和使用會持續推陳出新,情況一如3/4G手機初期,對投資者來說,會是豐收期。再進一步探索,元宇宙還會在以下領域發展:
區塊鏈
有些人將bitcoin 視為元宇宙產品,珍而寶之。無疑bitcoin 是用上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每一個bitcoin 都是獨一無二,但bitcoin是某人做了大批區塊鏈,然後大家努力開鑛,純是物以罕為貴,塘水滾塘魚,最重要是每個bitcoin背後是沒有資產支持,即一文不值,大家給出天文數字,純是你情我願。要真做到日常交易,你認為政府會開綠燈?
區塊鏈是一種元宇宙技術,具有高安全性及可攜性。日常應用的QR Code其實可算是區塊鏈入門版,利用二維碼技術,有效傳送特定的訊息。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夠將貨幣數碼化,可以杜絕假鈔及高可攜。
數碼貨幣是未來產品,政府的態度是欲迎還拒。一方面民間主導怕影響金融體系,另一方面,這是大勢所趨。Meta(Facebook)本來打算發行自家數貨幣,並且集合各大相關科技,可惜政府打壓,退而發行與美元掛鈎。
區塊鏈另一個用途是安全認證,將來政府會發給大家一個區塊鏈,走到天眼底也逃不出大阿哥的手裏。
智能車
大家可能忽略,電動車亦是元宇宙產品。事實上,很多人仍然對電動車有誤解,以為是電池加摩打。傳統車企不能接受亦不求甚解,政府迫埋身才勉為其難,可憐地它們沒有從諾基亞吸取教訓,結果是很快步其後塵。很多新進車企冒起,證明做車不難,可悲市場亦跟它們鬥儍,給出天價估值。電動是走向智能的重要一環,因為汽油車是模擬制式,電動是數碼制式,祗有後者才可以結合科技,給出不同的智能解決方案,包括自動駕駛和資訊、娛樂、工作綜合平台。
Tesla曾經是沽空樂園,但慘變投機者大屠塲,沽空者損失數以億計,所謂投資大佬,其實跟散戶一般,膚淺和不求甚解,例如Cathay Wood好彩早買Tesla,但現在卻急急腳減持,看她網上公佈的計算,完全沒有深度。現時Tesla是全球最大的車企,單是賣車已帶來利潤,有資金研發電池和自動駕駛系統。電池的研發是漫長路,現時的電池性價比不高,但也無選擇,持續研發令將來可見低污染、高效率和輕便的電池,這方面,Tesla仍靠外商,但自己正績極備戰。
自動駕駛是未來世界,研發需時,因為涉及大量數據收集、分析、處理及決定,不容有失,並且仍要等候硬件及軟件的進一步升級,才可以實際使用。最重要是Tesla每日有過百萬車輛在路上提供實時實地最有用的數據,其他電車企是望塵莫及。
從投資角度,大家最關心是現價可以買嗎?Tesla一直都是具爭論的股票。單看現在的市盈率,實在高不可攀。但公司明言,未來幾年出車是以50%增長速度,在支出可控情況之下,產生明顯的營運摃扞,再加上其他潛在的收入,包括自動駕駛、保險、充電等等,業務的可見性非常高。
軟硬件先行
現在的元宇宙衹是一個初階,要做到真正的元宇宙,暫時仍未是成熟的時候,因為硬件和軟件仍未達到水平。上文也提過3G初出,電訊高吹噓視像功能,但祗是理論,因為也是軟硬件未到班,直到幾代的芯片發行,再配合4G,才可以實現。元宇宙對軟硬件及網絡的要求非常高,後者要達到6G才可以夢想成真。未來數年硬件會每年更新,軟件方面,雲計算亦不斷增強運算能力,以達到AI和ML的境界。
Nvidia 在元宇宙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上面提及的工作,都需要極先進的芯片進行大量及快速地運算。昨日大佬Intel已人漸黃昏,可隣地慘被Nvidia 和AMD瓜分。有資源的科企如蘋果和Tesla,自己亦做芯,其他便採用Nvidia,又是唯我獨尊。
毫無疑問,將來的計算已不可以靠個人電腦,雲計算可以更化算,更有效率和更流動地執行工作。這方面,肯定被AWS和Azure 瓜分。這個市場的規模是難以想像,因為愈來愈多企業靠向雲端計算。
可惜中國會很困難參與元宇宙,首先、硬件是大大落後美國,最近亞厘和騰訊都公佈自家芯片,但詳細欠奉,似吹水。中國代工靠中芯,成績是有目共睹。仍然閉門造車是自尋短見。在現下的氣候去發展雲計算是舉步為艱。當然例牌一堆元宇宙慨念股會有一剎那光輝,但大家要引中科股為鑑。
兩篇文章探索元宇宙,其實可能只是皮毛,因為大家都參與創造過程,未來肯定有更多的創新慨念擁現。大家若想深入了解元宇宙,建議閱讀微軟總裁Satya Nadella寫的Hit Refresh,17年出版,絕不過時,不深奧,勝過坊間的道聽塗說。
[蔡光華,力高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email protected]](香港證監會持牌人)
客戶持有Tesla、微軟、蘋果、Amazon 、Nvidia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