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問題不是表面通賬這般簡單,是勞動人口緊張令工資高企不下,沒辨法藉降息作出宏觀調控。因為疫情加上科技進步,很多人發覺「在家工作」是可行,並且提高生活素質,包括省錢、省時和生活自由,面對面工作是舊世代,已逐漸退卻,若迫他們回辨公室,便寧願擘炮,加上另一班人選擇做slash,炒散,所以出現有工冇人返。這個現象令工資短期仍有上升壓力,直到企業接受現實大裁員和自動化,Tesla和VW的生產力比較,前者每工人生產41.66部車,後者是28部。另一方面,A.I. 的市場化將更進一步減少工人數目,OpenAI目前推出ChatGPT,一鳴驚人,技驚四座,Microsoft開票100億美元加股,今司朝每年淨利潤150億進法。
回到現在,年中通賬大幅回落是可見,但不代表生活好過些,因為生活水平仍高,上游物價回落,但工資與租金企硬,消費者(中下產)要節衣縮食,消費需求呆滯,尤其耐用品的沖擊會巨大。解決這問題的可行方法是落重藥,繼續加息,進一步打壓需求,但成本難以控制,因為減薪難,甚至工資上升的壓力仍存在,租金亦是難處理的課題,最後只有面對現實,需要裁員節流,打工仔就算入不敷支,亦要接受減薪,令需求再進一步下滑,步向衰退,這樣才可以解決結構性問題。美國打噴嚏,中國作為生產國亦不會好受。增長股或有波幅,但升幅是難度,這情況上年已表露無遺,不要嘗試扮股神。
今年通賬回落是正常事,不過市場樂於炒作一翻。事實上,雖然聯儲局口硬,但通賬大幅回落,我們預期下半年會開始減息,減多少,將是市場炒作的藉口,可惜現實環境下,零息已是不可能,資金成本將是企業與投資者需要考慮的事情。此外,就算通賬降,收水仍會繼續,所以如上段講,大市有波幅,升幅有,似不錯,但祇因為基數低。
資金成本低時,雞犬皆升。但今時今日,就真的要帶眼識股。市場仍懷緬昔日的光輝,虛幣、方舟、金龍等咸魚翻生,但祖師爺亞當史密夫那套「無型之手」掌法,令衆混水魚見光死。
錯過一剎那光輝不介意,小心駛得萬年船。上半年業績難有作為,挑股要看它們的願景,Tesla以本傷人,趁你病攞你命,到時不是最寂寞,而是贏家全取。
今年天時地利,「事件驅動」的資產變現成事機會高,頂多呆座;危債過去三個月已倍升,但絕非死貓彈,好戲在後頭;高息債亦是可取;增長股宜貴精不貴多。
[蔡光華,力高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email protected]](香港證監會持牌人)
客戶持有文中提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