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當前海外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美元出現持續性走弱、黃金出現趨勢性走強, 尤其在美國大選臨近之際,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仍較強。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中央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資料來源:彭博,數據截止2020.8.31
雙循環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優先釋放國內消費活力
雙循環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優先釋放國內消費活力。當前全球經濟放緩的環境下,過度依賴外需可能導致產能過剩和資本外流等系統性風險,需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以維持經濟增長的穩定性。考慮到當前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廣闊的內需潛力以及充足的政策空間,中國也有發展內循環的經濟基礎。
發展國內大循環的關鍵在於釋放消費活力以及重塑國內產業鏈。預期中國有望進一步擴大消費市場,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況下進一步恢復和提高內需;以新型城鎮化為依托,促進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設,夯實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通過基建等投資活動盤活上下游產業鏈並提振相關行業產能、推進工業化進程;優化升級國內產業鏈佈局,提高高科技產業規模佔比,比如提供政策優勢,扶持半導體產業等,以提高應對美國施壓的能力。
雙循環背景下的投資主題
1、國內消費轉化:在消費領域,中國傳統出口比較多的領域包括家電、機電製品和輕工業製品,在疫情衝擊迭加國內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部分能夠出口轉內銷的可選消費和工業品甚至可能會獲得更高的毛利。而上市公司的戰略是否能夠迎合雙循環也可能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我們預計疫情加速“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於電影、藝術等消費服務和更高質量的產品以及個人體驗的需求將不斷增長。
2、發展新基建:從招商和投資的角度來看,今年的重點任務是“兩新一重”(新基建、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能源重大工程)。目前比較受市場關注的有智慧城市和安防、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未來疫情常態化調控下政策資源有望重點投向的5G基礎設施、信息化應用創新和醫療信息化。
3、科技產業鏈:科技產業鏈上的核心技術攻關主要指戰略新興行業的技術突破發展。以中芯國際登陸科創板為信號,戰略新興產業的政策紅利在不斷釋放。除了芯片、半導體,包括航空發動機、高端數控機床等一系列嚴重依賴進口的領域也繼續受到政策扶持。泛科技行業中,高端設備和材料等也是今年以來市場的熱點投資領域,承載大飛機、衛星互聯網、北斗等眾多戰略新興行業發展的軍工行業也是未來需要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