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7月的消費券頗肯定會透過電子發放,除了降低運營成本之外,相信還希望推動本港電子支付的發展。近日內地推出了數字人民幣,隨後支付寶宣佈小規模上線數字人民幣功能,相對內地,香港的電子支付普及始終較慢。
中央策劃數字人民幣已經超過6年,早在2014年內地成立數字貨幣研究項目組,假若讀者簡單解讀數字人民幣同比比特幣或狗幣,可能會有非常大的誤解,兩者雖然同為虛擬貨幣,但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首現數字人民幣是政府認可的貨幣,等同於現鈔同樣有法律效應。商戶可以因為各種理由拒絕客戶微信或者支付寶付款,但不可以拒絕消費者用數字人民幣支付。
其次,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或會有提現、轉賬規模等限制或收費,數字人民幣和現鈔一樣沒有相關的限制。一定程度上,現鈔會存在更多的丟失、損壞等風險,部分網絡詐騙會透過微信和支付寶收錢,部分商戶也會利用個人微信或支付寶支付收錢而逃稅,因為私隱或漏洞加大對不法之徒的追蹤難度。數字人民幣數據存放在政府相關監管部門,也可以進一步打擊犯罪。
談及用戶私隱,微信和支付寶可以抓取用戶使用大數據,儘管某程度上用戶可以獲取更優的推薦體驗,但數字人民幣在客戶私隱方面可以獲取更好的保護。
中國並不是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國家,疫情下美聯儲的Fedcoin, 加拿大的CADcoin也有相關嘗試。但中國在電子支付領域普及率搖搖領先,在短短時間內,內地各試點城市已經進行了千萬次的嘗試,超過120萬消費者參與。國家層面,媒體報道2022年北京冬運會將會進行全國普及,早在4月份,中國和伊朗簽署的25年戰略協議也談及了數字人民幣在結算的應用。換言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貿易,數字人民幣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快速崛起。
近年中國致力於加大人民幣在國際影響力的普及,美國也視人民幣為美元的強力競爭者。銀行轉賬始終很難繞過美國SWIFT的限制,數字人民幣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歸根到底,對於消費者而言,安全和私隱優勢是一方面,是否使用也會考慮數字人民幣的便捷程度。對於跨國商業而言,比拼的還是國家資本實力,近期人民幣急升,也有可能是為了彰顯中國除了疫情可控外,經濟已經重拾升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