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老師 Thomas Poon
2025-04-08 14:21:44

受外圍動蕩影響(始發於20250401)

特朗普治國的理念、手段及其個人風格,注定了為世界帶來動蕩和不明朗,環球地緣政治和經貿格局,都面臨必然的重塑重構過程。

港股在前一周抵達兩萬四千八百多點之後,出現調整。上周至昨天周一,恒指都在兩萬三千多點徘徊。

部分資金利用過去兩個來月的上漲進行了套利。市場背後的邏輯,一是二萬四二萬五左右的港股,估值會否已經(階段性)過高,二是為四月二日落實的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帶來諸種的不明朗和動蕩先行避險,三是關注點重新回到內地經濟的仍未明顯改善的基本面。

外圍方面,不少人猜想,在明天“靴子落地”後,仍將沙塵滾滾。中國是最受針對的標的,然而應該也是最有底氣硬剛,有最充分的準備的。

二萬四至二萬五的港股,在過去半個月至一個月,的確,有相當一批股票的估值已經過高,尤其是部分遭熱炒的年內曾上漲動輒兩三倍以上的中小型股份,仍缺乏盈利基礎。但歷經一周多的快速調整後,當下,科網和高端製造方面,除了小米和中芯國際仍存“溢價”外,普遍市值三四千億以上的標的,估值已處合理價格的中下沿或乃至屬於偏低狀況。

內地經濟,基於較審慎理財的宗旨和道德風險方面的考慮,還要隨時準備應對來自外部的可能超預期的衝擊,中央財政助力經濟的力度並沒能超出市場的預期。那麼,對於房價真正止跌回穩、出清房地產危機所帶來的各種問題,是不大可能在短中期之內就功成的。居民在杠杆率偏高、財富效應依然為負、收入增長預期偏弱的狀況下,整體消費不大可能有良性的表現。出口,關稅戰的問題會持續構成陰影,甚至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AI、機器人和部分高端技術領域的投入應該是有增量的,但對於能否快速提升相關企業的盈利,仍有待觀察。多個行業的內卷狀況持續,要根本性扭轉通縮的勢頭,概率很低。也就是說,整體而言,格局沒有多大的變化。但從近日為數家主要銀行注資,顯見內地管理者仍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作出努力。

後續,港股通能否持續流入,以怎樣的速度和力度淨流入,以及,可能並不是通過港股通渠道而是在港股本地市場中參與的可能的支撐力量,成了港股的定海神針。加上大市調整至今,整體估值已消除了虛火,有理由相信,雖然短期內大幅反彈的基礎欠奉,再大幅下挫,譬如回到二萬一或更低水平的概率已經極低。

說回個股。

小米,在歷經高位調整一成多近兩成後,仍未出現明顯合適的理性吸納機會。基本面無疑是強勁的,但汽車產業,長期而言,技術和成本控制,仍然是最主要的決定性因素。新車YU7發佈後能否較快速盈利(即,很視乎其定價如何),是本倉會否大注投資小米的主要考量因素。

比亞迪,三月份的一系列新技術和新車型發佈,驚天動地;震撼,競爭力強勁,遙遙領先,全球領先,絕對劃時代。當中,全系列車型將上智駕、超級E平台和仰望U7的上市發佈,是最可圈可點的。比亞迪的“四電”綜合技術,已經處於全球新能源車界的珠穆朗瑪峰的峰頂。從U7、方程豹鈦3和騰勢N9的定價看,顯見比亞迪已甩開了原來設定的品牌包袱,各系至少要有一至兩個車型是可以上量的。在缺乏流量、網紅效應和遭受部分國民偏執性的歧視的狀況下,比亞迪只能以無匹的技術和極致的性價比,來為其高端品牌取得銷量方面的突破。三月的銷量、四月底前第一季度業績的盈喜,興許對其股價能構成很大支撐。個人預期,五月份開始,比亞迪全系車型的銷量將步上另一台階(譬如月度45萬至50萬輛以上級別),有機會顯著優於去年同期。月度海外銷量,也將製造持續的驚喜。小米要玩人車家概念,比亞迪後續數年,也將逐步構築它獨有的“生態”。

另外,值得提的是,個別外資券商,似在刻意打壓比亞迪的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