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股集資按年大幅倒退,導致券商投行紛紛裁員減薪,局面期望下半年會有所改善。另一邊廂,港股交投不算活躍,傳統買賣證券買賣利潤削弱,而高息的背景下投資者對基金回報的要求提高為資產管理業務帶來挑戰,香港證券行業169號牌生意都不太理想。
有趣的是,近期有部分内地互聯網企業聯係筆者,探討現在入場,或將本身香港證券業務擴大,利用互聯網技術試圖彎道超車,可見大環境就算再差,也總有商機。然而由於跨行業,跨地域的問題導致認知較少,選擇了較爲困難的賽道佈局,最後成功的恐怕很少。
根據瞭解,部分企業希望憑藉智能投顧和投資組合跟投搶占券商零售交易份額。筆者曾從事研究工作超過6年,也曾作爲項目負責人參與第一綫推廣和銷售系統建設。個人認爲這個策略最大的矛盾點在於,散戶交易股份習慣是分散和隨進隨出的,世界上不存在一個策略能夠確保每天都在盈利。即使策略1年和3年表現不俗,散戶在錯誤的時間進出往往會導致虧損。更重要的是,香港絕大部分交易來自機構和高淨值客戶,而這兩者都會有專人服務,對於智能投顧這種大鍋飯并不青睞。
也有部分老闆因爲自身朋友圈關係,希望自己開一間券商出來,服務自己和身邊朋友的股票買賣、保險、上市公司服務等需求。當然這個前提下公司的KPI應該非常輕鬆,然而小投入且沒有經過市場認證,公司憑什麽可以做到比其他券商更好或更具特色的服務。朋友或許因爲交情幫忙一次兩次,時間一長,這樣的公司缺乏生命力和競爭力。
筆者認爲,香港傳統證券買賣早已陷入了内捲,無論是打價格戰還是提升交易速度和服務,除非願意花上數以億計的大價錢,很難有突破,但難道一定要在證券交易比拼麽?
香港的强積金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港元,成員人數高達469萬,按照積金局7月底數據强積金平均收費1.32%,換言之每年强積金業務將產生過百億收入。與此同時,香港目前强積金供應商只有不到20家,而絕大部分供應商的系統表現強差人意,用戶選擇後獲得的服務更是少之又少。
香港唯二的虛擬資產交易所上周剛剛獲證監會批准升級其交易牌照,交易所固然需要長時間重成本投入,但作爲下游的券商和分銷渠道,目前處於待開發階段。互聯網企業在系統設計和用戶體驗方面大有可爲。
從用戶角度,一般人投資主要涉及股票、基金、强積金和保險,不少用戶都因爲不同的產品分別要有不同的賬戶導致管理困難,假如可以利用技術和合作模式,提供所有的中介服務而將資產整合成一個賬戶一個平臺全面操作,除了可真正實現全面理財規劃外,還可以極大地提高用戶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