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在網上出了強生分析文章,其後出了一篇解說文(上篇),拆解分析強生的技巧,背後的過程。今次會繼續同大家拆解。
以下會分析一些財務數據,投資者最好分析5年,甚至更長年期的年報及財務數據,如果見到有些較特別的,或變化較大的數字,就要多加留意,同時,要配合當時的大環境,解讀當中數字背後隱藏的訊息。
--極端數字,不能忽視--
【圖3】--2017年盈利異常數字
同學在分析財務數據時,除了要留意課堂講述要注意的財務指標外,也要留意有沒有個別數字,出現明顯異常的狀況。
如果有,同學們要先了解這個數字,對整個企業估值和分析是否具明顯影響性。若有一定影響力,就需要進一步去拆解導致異常數字出現的原因。
分析強生(JNJ)的過程中,審視過去多年財務數據,發現2017年的盈利明顯遜於其他年份,由於盈利是分析一間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雖然2017年距離現在已有數年時間,但同學們都必需要找出成因,到底這是一次性的事件,還是未來會有再發生的風險。
--留意變化較大的數字--
一般出現變化較大的數字時,當年年報都會作出解釋。同學們可以於2017年年報的損益表中,先找出導致盈利大幅下跌的部分。我們會發現「Provision for taxes on income」這個項目最為異常,數字比2015或16年度都高出好幾倍。
【圖4】--2017年強生年報(損益表)
【圖5】--2017年強生年報(內文)
之後,同學可利用細目名稱「Provision for taxes on income」作為關鍵字於年報中搜尋,就會現美國2017年通過一些稅務法案,令到當年有效所得稅稅率大升至92.6%(一般年份不到20%),出現了約130億美元的臨時稅款支出,這個就是導致當年純利大幅倒退的主因。
--是否有代表性--
這種法規變動,性質上屬於一次性的事件,故對未來集團盈利能力,不會構成負面影響。正如課堂所講,投資者最重要分析「有代表性」的數據,理性分析數字,並拆解背後的意思。
若果將2017年度,排除這個一次性稅務開支的影響,會發現多年的純利大致平穩向上。由於這個稅收是一次性,故同學們不需要因為這個極端的純利數字,而對企業評估表的分數(評估優質度部份)進行扣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