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從今年低位反彈逾兩成,步入技術牛市,好友固然開心,但同時又有「幸福的煩惱」,到底該「食糊」還是繼續持貨,以免錯過後續升浪?這個時候部份好友選擇合適的衍生工具,鎖定利潤。
最簡單的方法,投資者會選擇先沽出正股,再利用部份獲利資金按比例買入相關股份的認購證(Call輪),因為認購證入場門檻往往較正股低,加上具槓桿效應,假若正股股價再升,投資者亦可享受有關升幅;相反,若正股股價其後下跌,投資者最大損失雖然為購入認購證(Call輪) 的全部金額,但實情亦只是付出了之前從正股獲利的部份資金,仍有剩餘的利潤「袋袋平安」。
至於需要用多少份窩輪,才相當於原先持有的正股份數?投資者可參考以下公式: 需要買入的窩輪份數 = (正股股數 x 窩輪兌換比率) 再除以對沖值。
以持有200股騰訊(0700)為例,投資者想以一隻對沖值約為0.4的100兌1騰訊認購證作後續部署,所需的窩輪股數便相當於200 x 100,再除以0.4,相當於50,000股,投資者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一般較買入騰訊正股更低,因此可以達到鎖定利潤的目的。
相關產品可留意:
24644 騰訊認購證 / 行使價:425 / 實際槓桿約5倍 / 到期日:2025年2月28日
24645 美團認購證 / 行使價:145 / 實際槓桿約4倍 / 到期日:2024年12月27日
24753 京東認購證 / 行使價:150 / 實際槓桿約4倍 / 到期日:2024年11月15日
24216 友邦認購證 / 行使價:65.93 / 實際槓桿約6.5倍 / 到期日:2024年10月24日
24215 小米認購證 / 行使價:19.79 / 實際槓桿約4倍 / 到期日:2025年1月10日
風險披露及免責聲明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
本資料由中信証券經紀(香港)有限公司 (「本行」或「發行人」) 編製,其僱員可能持有不時在本資料所述證券之權益。結構性產品屬複雜產品,投資前閣下應詳閱有關上市文件,完全了解其性質及潛在風險,自行評估箇中風險,並於需要時尋求專業意見。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購買或出售結構性産品或達成任何交易的要約、遊說、邀請、意見或建議,亦不構成投資意見或服務。結構性產品的價格可急跌或急升,投資者或會損失所有投資。牛熊證設有強制收回機制,因此有可能提早終止,在此情況下(i)N類牛熊證投資者會損失於牛熊證的全部投資;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則可能為零。過往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標。本行可能是結構性產品的唯一市場參與者,而結構性產品的二級市場可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