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踏體育(SEHK:2020)及李寧(SEHK:2331)股價持續上升,直至今8月、9月才見頂。事隔3個月,股價已經分別累計調整39.6%及28.9%。雖然本週安踏及李寧股價出現頗為理想的反彈,但遠遠未及收復失地。
更多內容:股災爆發李寧投資價值升 市值超越安踏路線圖、體育股強勢:安踏vs李寧vs特步 點揀好?
不過,內地體育用品品牌走向世界的趨勢不可逆轉,安踏及李寧作為最有可能搶佔海外市場的內地體育用品品牌,投資者不妨趁低吸納。
早前安踏與李寧公布第三季營運數據,安踏品牌零售金額按年僅升10%至20%,而在內地營運的FILA品牌零售金額則按年上升25%至30%。其他所有品牌零售金額則按年上升35%至50%。
相比之下,今年安踏中期業績呈報的收益按年上升55.5%。假設安踏呈報的第三季零售金額大約等於收益,換言之安踏在第三季收益增長錄得下跌。
估計有投資者開始吸納
鏡頭一轉再看李寧,第三季零售渠道錄得30%至40%高段增長,批發渠道錄得30%至40%高段增長。然而,李寧第二季收入增長為65%,由此透視李寧第三季收入增長同告放緩。
不過,安踏及李寧股價早已反映第三季銷售欠佳的事實,公布業績後股價不再跌穿前浪底。由於股價應跌不跌,代表有投資者基於安踏及李寧的長線增長價值開始趁低吸納。安踏及李寧的長線增長價值在於搶佔海外市場的能力。
安踏可先行吸納
現階段而言,安踏發展海外市場力度較為積極。因為2019年安踏收購Amer Sports Corporation,藉此擁有Salomon、Arc’teryx、Peak Performance、Atomic、Suunto和Wilson這些國際品牌。安踏發展FILA內地業務已經是小試牛刀,相信發展其他國際品牌應可大展拳腳。
估值方面,安踏股價較高位累積跌幅較多,其市盈率較李寧便宜。基於李寧國際化程度較高,投資者可以先行分注吸納安踏。
更多分析:
相關
股災爆發李寧投資價值升 市值超越安踏路線圖安踏或李寧會是Nike2.0?特步「小而精」 比安踏李寧抵買得多?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