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戰爭以來,歐美頻頻提出制裁俄羅斯。歐盟雖然跟隨美國,但在能源制裁的議題上一直左右為難。我們都知道歐洲40%天然氣和25%石油來自俄羅斯,近來歐盟卻提出可以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那麼俄羅斯煤炭對歐洲有幾大影響?
歐洲近年提倡清潔能源,煤炭的碳排放強度是天然氣的2.2倍,因此歐洲煤炭佔發電量的比例過去十年持續下降,從2010年的25%減至2020年的不足15%;同時,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比例則大幅上升,佔到了40%左右,其中風能及太陽能發電共佔20%。再看歐洲工業大國德國,煤炭僅佔2021年能源消費的不到兩成,而石油、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分別佔大約30%、27%、16%。
由於歐洲向清潔能源的快速轉型,煤炭正被逐漸淘汰,需求亦因之大為下降;與此同時,歐洲本土的煤炭供應則減少得更快, 2020年歐洲硬煤產量甚至不能滿足一半的市場需求。因此,目前歐洲煤炭大部分要靠進口。而向誰買呢?沒錯還是俄羅斯。俄羅斯是世界第六大煤炭生產國,也是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單單2021年,俄羅斯出口的煤炭有三分之一去了歐洲,而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煤炭比例近年不斷上升至超過半數,主要由於歐洲對發電用的動力煤的依靠較高。
所以若當真制裁俄羅斯煤炭,歐洲可能要推遲本土煤炭淘汰計畫,短期內增加煤炭產量從而彌補缺口;同時尋找其他進口渠道,例如南非、中國、澳洲等。無論如何,短期內似乎都會推高煤炭價格。再說,由於俄羅斯利用其天然氣供應作籌碼,歐洲必須為天然氣供應可能斷裂而尋求更多以煤炭維持發電作權宜之計。
由此推斷,這樣將會直接增加歐洲企業的碳排放量,而隨著增加起用煤炭,企業需要為減排方面投入的精力也就越大,而導致碳排放權的需求回升,對碳權的價格會有支持。俄烏開戰初期,歐洲碳權期貨價格一度暴跌,與煤炭價格出現倒掛。這主要是由於商品價格急劇上漲影響了一些企業的現金流,加上憂慮戰爭對經濟的影響,從而需要拋售資產套現。現時碳權期貨價格已回順至$80水平。
相信不少人有留意到最近香港上市了一隻碳權期貨ETF,是以歐洲的碳權期貨作為持倉,使得投資者可以通過ETF參與這個在ESG綱領下的資產類別。其實碳期貨ETF去年已在美國出現,除了追蹤美國的碳權期貨外還有全球碳權(歐洲+美國)期貨,而中國國內碳權市場在國策"3060"的支持下亦日漸蓬勃,也不乏類似產品。投資者若想瞭解更多有關碳排放權的諮詢,可以上「錢家有道」看看一些深入淺出的概要。
=============================================================================================
免責聲明: 本文的內容純屬個人意見,不代表任何機構的立場,亦不應被視為買賣證券的建議。如任何人因依賴本文的內容而蒙受損失,本人概不負責。投資涉及風險,而且並非所有投資風險都可以預計,產品單位可升亦可跌,投資者可能會蒙受巨額或全盤損失。投資者不應只單獨基於本文的內容而作出投資決定,而應細閱產品之銷售文件,包括當中所載之風險因素之全文。如有需要,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