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財經 Quamnet.com Logo
蔣一洪 Lucy Jiang
2021-11-02 11:15:32
唐樓和洋樓的分別到底在哪?

話說筆者最近收到一些朋友問我唐樓和洋樓的分別到底在哪。 

今天, 就讓我來為大家詳細解說一下吧!

舊樓不一定是唐樓, 也可以是洋樓。

在現今的香港地產界中, 介定唐樓和洋樓的定義挺簡單的, 就是有電梯便通常被介定為洋樓、 沒電梯的, 便通常會被介定為唐樓。 

而很多朋友都會有一個錯誤的觀念, 認為樓齡大的樓宇, 便一定是唐樓。 如果樓宇有些歐式裝飾的, 就是洋樓。

然而, 2015年, 同德大押 (三級歷史建築)的業主欲拆卸建築物, 以興建新的商業大廈。

給大家點資料, 同德大押是香港為數不多的單棟式弧型轉角騎樓式唐樓, 樓高四層, 建於1930年代。 由於其位處灣仔軒尼詩道367-371號, 可以說是黃金地段, 其業主想要將其重建, 也是情理之中。

當時, 有民間團體為了保留同德大押, 寫了一位研究報告, 要求古物諮詢委員會重新評估其歷史建築的等級。 然而, 當時古物諮詢委員會給出的答案是, 當時香港仍有十二幢轉角唐樓。

故此, 最後同德大押仍然難逃被拆卸的命運。 

然而, 建築保護師吳韻怡指出, 該份由古物諮詢委員會發出的名單上, 十二幢轉角唐樓中其實有兩幢是洋樓來的, 故此, 同德大押作為弧形轉角唐樓, 其實是非常罕有而特別的。

但無論如何, 同德大押已被拆卸, 而同時也暴露了一個事實: “古物諮詢委員也未必能正確的分辦到唐樓和洋樓的分別。”

今天, 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唐樓和洋樓的分別吧!

為甚麼會出現唐樓和洋樓?

在香港開埠初期, 當時的港英政府治下, 香港的發展都主要集中在西環、上環、中環、下環(現稱灣仔。 這四個區域, 也被稱為維多利亞城。)

而由於當時的政府認為華人生活環境久佳, 非常擠逼, 衛生條件及意識不良, 容易引致疾病、傳染病頻生。 

如果洋人和華人住在一起, 易被感染。 便刻意將華人和洋人生活的地方分開。 並從兩個生活區之間劃出緩衝區。

並指出在洋人區, 不可興建唐樓。

唐樓的法定意義

當香港開埠後,大量的中國人口前來尋找機會,以致香港人口急升。

由於香港山多平地少, 出現了房屋短缺的問題, 華人為了解決居住問題, 出現了一種通常樓高 2 - 3層, 窄長的樓房。

當時, 這種房屋以「Chinese Tenement」登記在案, 也就是唐樓的原型。

1903年的《公眾衛生及建築條例》(Public Health and Buildings Ordinance),將這種房屋定義為“any domestic building constructed, used, or adopted to be used  for human habitation by more than one tenant。”(任何建築物,住用部分擬供或改裝以供多於一名租客或分租客使用)。

早期的唐樓, 通常由石磚建成, 金字形頂部,鋪雙層中式瓦片隔熱。 當時的唐樓仍有橫樑, 而當時來說, 普遍的橫樑和樓板都由中國杉木做成。由於杉木最長只有4至5米闊,故早期唐樓大多只有4至5米闊。

為了要用盡空間, 只能向深度發展, 當時的唐樓普遍深約 9 - 18米, 而且為了用盡空間住人, 通常都是側靠側、背靠背而建, 整幢唐樓往往只有一面有窗,通風欠佳。

唐樓為甚麼比不上洋樓?

在沒有電梯的年代, 唐樓和洋樓的最大分別有二, 

第一, 唐樓多數沒有廁所,需要“倒夜香”,而洋樓就有抽水馬桶。

第二, 唐樓在興建時, 通常都沒太多間隔,可讓住戶“任意間房”, 而洋樓在建設時多數已間好各種間隔: 前廳、客廳、主人房、睡房、工人房、廚房、主人用樓梯、工人用樓梯......等等

唐樓在最初出現的時候, 可以說得上是劏房的原型: 400呎至500呎的唐樓, 可以住上 30 - 40 人, 先在屋內間出幾間房, 走廊再加幾張床, 樓底夠高的, 板間房上还可以再加一層閣樓, 廚房頂也可再加一間房。

而且當時華人會在唐樓內養家禽,人畜共住,而唐樓又缺乏窗戶通風, 也沒有抽水馬桶, 衛生環境惡劣,常常都出現疫症。 

1894年,香港大規模爆發鼠疫, 唐樓更是重災區

另一方面, 由於唐樓可以無限間房, 過度擠逼的環境更令到房屋負荷過重,不時有房屋倒塌。

1901年,閣麟街34號的唐樓倒塌, 引致多人死亡。政府調查後發現業主曾經非法改動房屋結構,經業界要求後,港英政府才限定,日後只有認可人仕才能入則。

現時的唐樓, 其實已經與最初的唐樓有所不同。 只是, 唐樓除了沒有電梯, 其他配套、結構安全性、以及申請按揭的容易程度也普遍比洋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