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以來,我們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活久見」——我們真沒白活哈。「活久見」的宏大震撼事狀,有時源自一些大家都把控不了預測不了的可以籠統名為所謂「時勢」的東西,有時,則往往源自人本身的神奇、刁鑽的表現。
周二開市前,市場內大部分非局內人,或本以為,某個發佈會或可以成為大市的「助燃劑」,不想,「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九點鐘競價時段開始後,一些大資金已明顯有所圖,各大明星權重股普遍以低於周一收市價至少10%以上的價格對盤交易。大概不少散戶會以為是有人在刻意搞點假動作,不想人家是在密謀「幹大事」。恒指收市,重挫至國慶節假期前的區間,把過去五個亢奮交易日的漲幅全部抹掉,創下歷來最大下跌點數,成交額同樣創造歷史,達6204億港元,數以百計的股票價格下挫超過15厘米。細看「北水」港股通,神奇地,買入成交1411.74億元,賣出成交1391.08億元,淨流入為佔買入和賣出金額微不足道比例的20.66億元。我個人絕對不相信這是來自內地的數十乃至逾百個機構、基金的自然互撼,也不是部分內地資金純粹要短線套利那麼簡單,更傾向於相信,是佔壓倒性資金實力的某位兄弟的左手交右手的動作,如果這種猜測為真,所為何事?我的極不成熟的其中一個猜測是,有人明知當下可取悅市場的消息不足夠,乾脆把大部分港股國慶假期間的漲幅抹除(反正是要跌的),重新推回至930的價格區間,「順道」「告訴」A股的參與者:你看,港股都回到跟你們一樣的起點了,別找參照了,別瘋!
另外,結合晚上聽到的一則消息,或可以判斷,實際上,是脊髓神經的運作速度沒跟得上大腦神經元的速度。
九月下旬,內地高層似乎猛然意會到某些東西,快速轉變了思路和焦點。九二四,金融三巨頭聚於一堂,央媽迅速作出了反應,搬出了讓資本市場刮目的大招。也許是機制的問題,又也許是其他問題(譬如的確事態太繁雜,要理清的支蔓太多太長,又譬如既有的一些管治思路跟資本市場所採用的很不一致,又或者可能不少要定奪的事項繞不開人大),從周二早上的會議可知,最重要的財政部和發改委,似乎仍未制訂出能讓資本市場安心甚至雀起的有力有效的具體大招。
不知有多少萬個少年眼前忽然灑下一柱和暖光芒,正風風火火崩緊全身肌肉準備大幹一場,狂牛早已聽到了集結號歡蹦亂跳……
按理,現在的焦點,不應該是全年能否完成增長5%的問題——誰真正在乎你的4.6%還是5.01%?誰在乎內地經濟過去三個季度的表現有多好有多壞?人家在乎的是,未來,能否根本性阻遏乃至扭轉通縮的勢頭和預期、能否盡快做好保交樓、大量收儲、協助地方政府擺脫債務困境並平伏地產市道的各項危機、能否增加低收入弱勢群體的保貼和保障、能否有效地提振內需、能否提振企業家的信心、後續各上市企業的平均盈利水平能否得以改善……假如一下子一兩個月內不可能全部辦到(事實上也絕不可能那麼快都辦到),資本市場也希冀能看到某種路徑和預知各種施政方向和力度。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種可能不得已的「緩慢」和「甩轆」,反可能阻截了股市狂(瘋)牛狀況的蔓延,提早洩點氣,澆點冷水,興許「無心插柳柳成蔭」。
暫時看,資本市場或不至於已徹底沒有了耐性,而是因看重高層的決心,願意給予一定的等待。也意味?,我們的股市忽然「自然而然」地迎來了調整和震盪。但港股實在顯得有點「無辜」,許多頭部標的的估值也僅是剛到達了在沒有刺激預期下的合理區間而已,譬如,今年市盈率20倍的騰訊、滾動市盈率20倍的美團,仍具增長動力而且股東回報率都不低於20%,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