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老師 Thomas Poon
2025-01-17 10:14:55

被動應”戰”(始發於20250107)

周一晚,有三個消息都跟美國和中資企業有關,頗吸睛。

一是美股的騰訊ADR股價大跌(截稿時跌幅超過7%),因美國五角大樓把騰訊、寧德時代等多家中國公司列入涉嫌幫助中國軍方的公司名單。倒不知至今為止,市值千億以上的中資上市企業,還有多少家沒被美國政府“刮目相看”。而馬斯克將成美國內閣官員,倒不知能在內地爆賣電動車的特斯拉這家上市企業算什麼;一笑。騰訊被“青睞”這事,本國人慫也就罷了,某南非大股東如何處理才是大事……綜合計量,感覺周二騰訊的成交額不會小……

二是美國某媒體傳出未來的“特美政府”將僅對進口美國的關鍵商品額外加關稅,意味着其全球粉絲一直深信的打遍全世界尤其狂抽中國商品關稅的“計劃”將大幅“縮水”,但特朗普火速“闢謠”,說是“Fake News”,許多手持中資股票的“投資者”空歡喜了一兩個小時。看官們自然僅能繼續“看戲”,除此以外還能做什麼呢?

三是本倉剛建倉的名創優品,發5.5億美元的可轉債(轉股價約為$102港元),聲稱所顧集的資金一半用作回購,一半用作加速拓展海外市場。除非對管理層陰謀論式不信任,否則在美股方面的大跌,主要是情緒使然。事實上,不斷搞你的顯要上市企業,只會導致外資越來越對中國上市企業存更大的戒心。

自2018年以來,東方大國面臨異常密集的層出不窮的來自西方大國政府的圍堵和抑壓,能精準對等進行反擊的,鳳毛麟角。外交言辭上偏嚴厲,但實際上不怎麼還手。如此,持有美股跟持有中資企業的股票,優越感和安全感,是天堂與地獄之別。正如面對也許在籌劃中但仍未祭出的疑似額外將暴增比重的關稅戰,東方大國的貨幣匯價已經先行臥倒,沒大力干預,間接為自己的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趕客……等於什麼呢?譬如某東方姓氏打算出門遠行,某作為惡霸的西方姓氏則揚言必在路上掄着壘球棍打劫,而東方姓氏聽罷,沒從家裏抄家伙甚至拿出抽屜內的手槍準備跟對方拚命,卻先行打算額外多取些存款予以“應對”……最有趣的是,當全世界都覺得東方姓氏不會硬起來跟對方拚命之時,那所有人必會預期東方姓氏將來每次出行前都會額外多預備“消耗”點銀兩。

真的,再這樣“慫”下去,應對西方姓氏的逼迫,總是投鼠忌器,怕GDP少了,怕人家說你不夠“開放”,怕失業率上升了諸如此類,那已經不是“面子”的問題了,而是實實在在將搭上更多的利益,尤其在資本市場方面。

另外,A股市場近一周以來持續下跌,應是十月後進場把那些“小爛差”股票大炒一把的某些大資金(遊資和機構?)決意收手離場了;也許是賺夠了,割得差不多了,又也許是為了躲避內地的政策真空期和來自西方的電閃雷鳴。

未搞已經先“慫”了,搞一棍就臥倒了,再搞幾棍的話,不知會怎樣。所以,短期內,如果不在匯率和股市上大力挺,也沒能看到一些主動迎擊對方直擊對方痛處的手段的話,持續下跌或“一彈即散”的趨勢看來難以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