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財經 Quamnet.com Logo
山頂老師 Thomas Poon
2024-11-19 16:07:33
特朗普交易(始發於20241112)

過去一周,中港兩地股市和外圍(尤其是美國的)金融市場的表現,有符合個人預期的,也有不符合個人預期的。

外圍和包括港股的部分表現,不難預估到,主要體現出「特朗普交易」特徵:預期未來特朗普政府「玩」貿易戰關稅戰,預期通脹難壓,預期可能打壓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石油,預期俄烏和以巴戰局可能收斂或結束,預期可能提振美國的製造業,預期美國整體經濟還可而且美國強權夠霸夠硬,因此,美債收益率偏高企、美元偏強、虛擬貨幣是特朗普和馬斯克的心愛因而無腦狂漲、馬斯克這一趟被深信「賺大」了因而特斯拉的股價數天內漲出了幾個比亞迪、港股這邊的科網股大概因為人民幣貶值且美債收益率偏高因而受壓,同時,假如沒有實質的利好的話,部分資金可能撤離港股而轉戰其他市場,譬如美股和虛擬貨幣等……

且不論上述的表現是否每一項都符合中長期的邏輯和實際,而且,有沒有自相矛盾,但資本市場就這麼簡單粗暴地玩一通。

這邊廂,內地財政部提呈人大的「化債」議案在周五通過並公布,得不到尤其是外資的「認可」。無疑,財政部的化債方案,依然維持了「誰家的孩子誰抱走」的央地財權紀律,不想全民為部分地方政府(官員)的錯誤而深度「埋單」,也繼續警示以後各地方政府(官員)別(再)「有恃無恐」胡作非為。但,這裏,讓外資(也包括在下)感到不足(或/和疑惑)的是,明明包括前中央智囊和不少投行分析員,都認為內地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至少達數十億之譜,甚至有人相信地方性的顯債和隱債合計接近內地一年的GDP,即,達近一百萬億之譜,藍部長說就只有那14萬多億的隱性債務(之前提交人大的報告的數字好像也差不多),那我們該信誰?假如民間確乎仍存在許多相關的隱性債務,那會否持續多方危害經濟發展的健康度?而且,十來萬億的隱性債務實際只是分步「隱」轉「顯」,債務本金沒改變,雖然數年下來節省了近六千億元原應付的利息,但到底能多大程度疏解社會的債務鏈條、會否依然有不少地方政府的財政捉襟見肘等,不容易推算。另外,無論是分三年計,還是分五年計,始終,依然是一步步有秩序地施行的況味,問題是,面對百年變局,面對已成勢的頑固的通縮螺旋,面對那麼多的「愛國」資本和潛在對中國資產感興趣的資金為你的經濟為你的民生心急如焚的時候,為何不能或不願意一下子「搞定」?沒這個緊迫性嗎?怕許多符合不少經濟學家的計策的措施儘快接近一次性公布和施行的話股市成瘋牛一發不可收拾?

話說,在我的金融字典裏,從來沒有「害怕」出現超級大牛市這種玩意兒。若出現難以收拾的瘋牛狂牛,那僅意味?,該金融市場缺乏合適的理性的健全的造空機制,那麼,是否我們可以在這方面儘快?墨打好基礎?

若說,煌煌大國,許多東西得從詳計議、依程序依某些計劃一步步來,那麼,人家外資為何總要耐心等待你描述的經濟的可能的「好轉」?人家不光可以姑且持續觀望,還可以有別的選擇。我也傾向於相信,國家將會針對多方議題,在後續的一個月至半年施展諸種拳法——且不論是否一一精準且富力度——但,不難理解,某些短線資金,自然先用腳投票,如此,本來就流動性偏低的港股就自然又得面對煎熬,本來就沒偏高的估值就又被壓至明顯偏低。

可能讓外圍資金感意外的是,A股卻能保持二萬億成交以上的熱度,只是,很明顯許多遊資和散戶沒興趣給大藍籌抬轎,紮堆到差爛小,跑到各種題材股之上,牛意滿溢,泡沫橫飛。港股這邊,可憐恒指又被打壓至二萬點邊緣,芯片、軟件、AI等股,相對而言,約略能與A股共振。本倉近日半投機性操作的#6682,正是迎合了相關的熱潮。

倉內其他的成員,以價值論,都值得持有或累積。但,發展得非常好的比亞迪,股價無厘頭受到遏制。騰訊和美團,等待不久後公布的季績。中海油「站站落」,也顯得相當無辜,在以投機和博弈為主的氛圍底下,「特朗普交易」的思路作祟和缺乏新資金來抬轎是股價不濟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