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終於出台,亞洲多國無一幸免
特朗普總統宣佈了全面性的"對等關稅"政策,從4月5日凌晨12:01(美東時間)起對所有國家實施10%的基礎關稅,並於4月9日對特定國家實施更高稅率的對等關稅。這些對等關稅是根據各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計算得出,大約是這些國家對美國徵收總額的一半。具體而言,中國將面臨34%的關稅(基於白宮計算的67%對美國收費),歐盟為20%,日本為24%,越南為46%,南韓為25%,印度為26%,台灣為32%。柬埔寨面臨最高的對等關稅,達49%。特朗普表示,這些關稅將維持有效,直至他確定貿易逆差和非對等待遇所構成的威脅得到解決或緩解。值得注意的是,對中國的34%對等關稅將疊加於現有的20%關稅之上,使中國實際面臨54%的關稅稅率。特朗普將此舉描述為"經濟獨立宣言",旨在解決美國長期貿易逆差問題。
港股通周三錄得117.2億港元,其中小米(01810)錄得最多淨流入,達20.4億港元,其次是阿里巴巴(09988);藥明生物(02269)則錄得最多淨流出,達1.5億港元,其次是速騰聚創(02498)。
張祖成為證監會持牌人從事受規管活動,隸屬凱基亞洲集團〈有關牌照詳情,請閱以下連結:https://apps.sfc.hk/publicregWeb/indi/ACQ030/details〉。其及╱或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上述建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
本網站所載資料由凱基證券亞洲有限公司(「凱基」)提供,僅供參考之用。有關資料乃根據或源自凱基相信為可靠的資料來源,惟對該些資料的準確性或可靠性凱基不作任何陳述或保證(明示或暗示)。而本網頁所提供的資料或有關人士發表的意見並不構成及不應被視為買賣任何證券或投資的要約或該要約的招徠或懇求。凱基及其高級人員、僱員、代理人及聯屬公司可能於本網頁中提及的證券或投資擁有利益,但對於你因使用或依賴本網頁所提供的資料而(直接或間接)遭受的損失或後果概不負責。
#凱基亞洲
<匯港通訊>